“智能机器人+”创新与应用发展论坛在第二十五届高交会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2023/11/29

11月16日,由粤检集团、广东质检院主办,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安全)、国家工业机器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国家电器产品安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承办的2023“智能机器人+”创新与应用发展论坛,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成功举办。粤检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唐穗平出席论坛并致辞。

唐穗平表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安全)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下,粤检集团依托广东质检院建设的产学研检融合创新平台,围绕智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面临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面向市场监管业务领域的工作需求,开展智能机器人安全机理、关键安全性能及智能感知评测技术、市场监管手段及模式等研究。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分享智能机器人前沿创新技术、场景建设应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和实践经验,共同推动“智能机器人+”创新与应用,助力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粤检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唐穗平致辞

论坛为“工业机器人能效等级认证”“企业标准‘领跑者’”获证企业颁发证书。工业机器人能效等级认证是积极响应并落实了国家碳中和、碳达峰部署要求,引导制造企业推动降低能耗及相关技术创新,为购买企业提供产品能耗指引一项认证工作。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是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入围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标准的核心指标处于同行业内的领先水平。

工业机器人能效等级认证颁证仪式

企业标准“领跑者”证书颁证仪式

企业标准“领跑者”证书颁证仪式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张宪民在《机器人技术瓶颈与高质量发展思考》主题报告中指出,当前国内机器人装备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水平,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解决这一行业痛点和技术瓶颈,他提出加强机器人动力学研究、可靠性数据库的建立、机器人故障机理与可靠性研究等建议。

教授张宪民作主题演讲

北京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谢杉杉在《陆上无人系统自主导航技术》主题报告中指出,无人系统是一种集感知、定位、决策、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系统,需要从度量空间、语义空间、行为空间突破精准度量感知、精细语义认知、精确行为策控、精智协同共享等关键技术,未来应深化“功能—性能—指标”协同技术研究,开展联合攻关。

谢杉杉助理研究员作主题演讲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安全)主任、我院技术负责人高晓东在《智能机器人安全风险研究》主题报告中指出,随着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机器人安全性研究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未来应加强机器人物理和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伦理安全、安全标准等研究。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安全)愿与各高校院所,科研、检测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提升机器人安全性,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高晓东主任作主题演讲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力智能机器人总监郭俊龙在《智能机器人在电力场景的应用》主题演讲中介绍,目前我国已形成输、变、配和新能源领域的检修需求的智能控制平台,包括智能硬件、软件算法和云平台等,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送电机器人、绝缘子检测机器人等获得广泛应用,为供电可靠性提供重要保障。

郭俊龙总监作主题演讲

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赖志林在《低速无人驾驶机器人在环卫领域的应用——用户需求及行业难点》主题演讲中介绍,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由于系统复杂、供应链不成熟等原因导致产品可靠性不高,迫切需要通过完善可靠性设计、实验室测试、场景测试等途径来提升产品可靠性,通过远程运维调度管理研究来实现作业可靠性。

赖志林首席技术官作主题演讲

库卡中国产品企划部负责人魏来在《库卡机器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及应用成果》主题演讲中介绍,重载机械臂、重载移动机器人应用覆盖航空航天生产领域的制孔、铆接、焊接等工艺流程,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员工作危险性,应进一步推动高负载及负载自重比、大臂展、高刚度、高精度、高可靠性机器人研发。

魏来作主题演讲

在“智能机器人加速:技术、质量、应用”圆桌对话环节,对话嘉宾指出,当前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存在的卡脖子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标准体系尚未健全,需要加强标准化引导和建设工作;二是产品可靠性不足,需要加强可靠性设计研究;三是产业链不够完善,特别是中高端及关键零部件不足,需要加强产业链布局。关于智能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对话嘉宾认为:一是软硬件有机结合,更加智能化;二是平台化、可移植,适应的应用场景更广泛;三是标准化、规范化,行业发展更健康。针对检验检测机构如何服务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话嘉宾提出建议:一是加强智能机器人检验检测方法研究,对不同机器人进行分类,研究其关键性能指标及相应的评价方法,让更优质的产品服务广大用户;二是加强智能机器人标准研究,特别是机械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满足企业产品的标准化需求,指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三是加强检验检测平台建设,通过元宇宙等方式模拟、丰富智能机器人场景检测手段,提升检测机构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能力水平,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行业发展贡献有质量的力量。

“智能机器人加速:技术、质量、应用”圆桌对话